为充分发挥班长的作用,更好的调动积极,应制定规范的班组长管理制度。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班组长管理制度的范文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
班组长管理制度篇1
1、 各工区长纳入全矿人事管理范围,由矿、工区统一,矿党群部具体负责。
2、党群部明确一人负责班组长的管理,并建立班组长档案,实行规范化管理。
3、班组长条件:
⑴能够认真贯彻落实“安全第一,预防为主”的方针,具有“安全为天,质量为本”的思想和对职工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。
⑵能够按章指挥、按章作业,熟练掌握《煤矿安全规程》、《操作规程》,《作业规程》,并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及排除事故隐患的能力。
⑶善于团结同志,积极做好班组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,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。 ⑷严格执行工作标准,以身作则,带头实干,在搞好全面质量管理、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前提下,积极完成各项任务。
⑸热爱本职工作,身体健康,作风正直,廉洁奉公,从事本工种三年以上,有一定的现场经验,并经矿安培中心培训发证。
4、班组长的竞聘:
⑴班组长的产生,各工区根据实际情况,由工区班子研究提出人员名单,实行竞争上岗,经民主评议,人员确定后,报党群工作部正式行文公布。
⑵班组长一经公布,不得随意撤换,确因需要调整的,必须按规定的任免程序办理,并将调整人员名单书面报党群工作部,否则,将不给予班组长绩效考核,后果由责任工区承担,并给予每人次500元罚款。
⑶每年由工区对班组长进行一次民主评议,矿党群工作部派人参加、对不称职的,由工区按程序进行调整。
⑷班组长在任职期间,属干部管理范围(工人身份不变);不任职时,仍按工人管理。 ⑸在聘用干部、聘用管理人员、选拔后备干部时,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班组长;在评选劳动模范和其他荣誉称号时,班组长占一定的比例;在安排疗养时,优先考虑班组长。
班组长管理制度篇2
班组建设是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和基层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,是促进企业强根固本的关键环节,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。为充分发挥班长的作用,更好的调动积极性,特制定本制度。
(一)聘任原则:
按照公司《班组安全生产建设实施方案》第四条执行,坚持任人唯贤、德才兼备的原则。
(二)聘任范围:聘任班长时,优先在后备班长的人员中聘任。
(三)聘任条件:必须符合公司班组长准入制的规定。
(四)班组长管理:
1.每月对班组长进行考核,考核由工区实施
2.一年内本班组连续两个月未完成工区下达的生产任务者,可给予诫勉处理。连续三个月未完成生产任务者,给予解聘处理。
3.一个季度班组出现了两次公司检查工程质量不合格的,给予解聘处理。
4.班组因自身管理原因,造成班组成员集体上访,给予解聘处理。
5.对工作表现不好、群众意见大、工作消极怠工、履职不到位的班长给予解聘处理。
6.一年内班组生产成本连续三个月未完成队(厂)下达的指标,给予解聘处理。
7.每月由工区班组建设“明星班组”竞赛考核小组负责进行一次对班长的考核情况督查,并将督查情况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。
班组长管理制度篇3
一、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,对生产线各个环节的巡视、检查及时发现问题,及时联系有关部门人员解决。
二、组织生产及时完成制造部领导下达的各项任务。
三、熟悉并严格遵守制造部的各项规章制度,按照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对各岗位员工严格管理。
四、杜绝生产中跑、冒、滴、漏现象发生,杜绝浪费,控制生产成本。
五、组织好各班组人员,保障全厂安全、卫生、保卫工作。
猜你喜欢:
2.值班守护工作制度
3.值班带班管理制度